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
你聽過哪些愛國事跡?事跡材料主要起表揚先進,弘揚時代精神、學習先進的作用。你聽過哪些愛國事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9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篇1)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戰事爆發。日寇占領上海不久,得知蜚聲世界的京劇第一名旦梅蘭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請梅蘭芳到電臺講話,讓其表示愿為日本的“皇道樂士”服務。梅蘭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陰謀伎倆后,便決定盡快離滬赴港,擺脫日寇糾纏。于是他一邊給日本人帶口信說,最近要外出演戲,一邊攜家率團星夜乘船赴港。
梅蘭芳來到香港后,深居簡出,不愿露面。為了消磨時光,他除練習太極拳、打羽毛球、學英語、看報紙、看新聞外,把主要精力用來畫畫。他喜歡畫飛鳥、佛像、草蟲、游魚、蝦米和畫外國人的舞蹈。這些作品,家人和劇團人員看到后十分高興,都說給他們帶來了許多美感和歡樂。
1941年12月下旬,日軍侵占香港,梅蘭芳苦不堪言,擔心日本人會來找他演戲,怎么辦?他與妻子商量后,決心采取一項大膽舉措:留蓄胡子,罷歌罷舞,不為日本人和漢奸賣國賊演出。他對友人說:“別瞧我這一撮胡子,將來可有用處。日本人要是蠻不講理,硬要我出來唱戲,那么,坐牢、殺頭,也只好由他了。”
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篇2)
關天培(1781~1841.2.26),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
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后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臺改為信炮臺;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臺(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臺,增建永安、鞏固炮臺,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臺。
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篇3)
在中國要守中國的規矩
我們的國家此刻實行改革開放,許多外國人到中國訪問、投資、做買賣,這對我們的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如何跟外國人打交道呢?一方面要有禮貌,尊重人家的國格,尊重人家的各種習慣。另一方面也要維護我們的國格國法。盲目排外和崇洋媚外都是錯誤的。那里講一個馮玉祥將軍對待外國人的故事。
馮玉祥是著名的愛國將領。他當年擔任陜西督軍的時候,一次接待了兩個外國人。他很有禮貌地請他們坐下,談話。兩個外國人打開旅行袋。拿出一塊新鮮的野牛肉,要送給馮玉祥。馮玉祥問:“哪里弄來的野牛肉?”外國人回答:“是我們在終南山打獵打來的。野牛兇得很,不好打。”馮玉祥皺起了眉頭:“你們到終南山打獵,和誰打過招呼?領過許可證嗎?”外國人忙說:“我們打的是野牛,沒有主人,用不著和誰打招呼。”馮玉祥沉下臉說:“終南山在我們中國,是我國的領土。野牛生在那里,自然歸我國所有,怎樣說沒有主人?你們不經允許,私自獵牛,這是犯法的!我作為地方官,有保護國家主權的職責。你們在中國就要守中國的規矩,不能蠻不講理!”兩個外國人理屈詞窮,只得承認做了錯事。
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篇4)
葉圣陶愛國主義精神
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家葉圣陶又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從“五四”戶外直到1988年他生命終了的每個歷史時期,始終懷有一顆強烈而誠摯的愛國心。他主張喚起民眾,外爭國權,內懲國賊,他寫了超多愛憎分明的戰斗檄文,揭露和抗議國民黨的高壓統治。解放后,他更以巨大的熱情投入到各項社會活動之中。葉圣陶的一生,是自覺追隨共產黨,探求真理,不斷前進的一生,是將畢生精力奉獻給祖國,奉獻給人民的一生。
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篇5)
陳天華謳歌中華
為了拯救祖國,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愛國志士們開始了推翻清朝的革命。這些志士中,有個叫陳天華的,是位杰出的革命宣傳家。陳天華是個感情激烈的人,他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聽說俄國企圖侵占我國東北,就咬破手指,寫了幾十幅血書寄回國內,號召開展反侵略斗爭。他想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被侵略者踐踏,禮貌古國一天天衰落,而有些中國人喪失了信心,就奮筆寫了《警世鐘》、《猛回頭》兩本小冊子,用長長的詩句,歌頌我們的山河、人民和歷史。他寫著:“我中華,原是個,有名大國;不比那,彈丸地,僻處偏方。論方里,四千萬,五洲無比;論人口,四萬萬,世界誰當?論物產,真是個,取之不盡;論才智,也不讓,東西兩洋。”
他又十分憤恨地寫了外國侵略者占我國土殺我人民的罪行。最后他呼喚人們趕快覺醒:“睡猛獅,夢中醒,向天一吼;百獸驚,龍蛇走,魑魅逃藏;改條約,復政權,完全獨立;雪仇恥,驅外族,復我冠裳;到那時,齊叫道,中華萬歲;才是我,大國民,氣吐眉揚。”
陳天華寫的小冊于,對宣傳革命起了巨大的作用,許多人就是讀了他的書,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自己之后為了喚醒民眾,不惜投海自盡,用生命報效祖國。
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篇6)
鄧世昌,一個沉睡了千年的大地驟然蘇醒的名字,他用自己的鮮血,譜寫著一曲壯麗而偉大的生命之歌!
1894年的9月,那是一個令多數人難以忘懷的日子。日本的戰船駛入了中國的境內進行挑釁,北洋海軍迅速出擊,同日本的戰艦交戰。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戰艦燃起了熊熊大火,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鄧世昌依然選擇了與敵人同歸于盡,命喪黃泉。鄧世昌壯烈的犧牲了,無怨無悔的走了,他沉沒于波濤中,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無私的獻給了祖國!
鄧世昌,一位令我崇敬的愛國人物,雖然,黃海海戰奪走了他的生命,卻使他的名字與精神永遠的沉淀在人們心中。
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篇7)
今天,我采訪了仰慕以久的徐殿明爺爺。這位老爺爺的來頭可不小,他1941年就參加了新四軍呢!
來到爺爺家,我迫不及待地提了個問題“您今年多大了?80歲?”爺爺說:“我今年85歲了。”我感嘆道:“爺爺的年紀可真大呀!”爺爺對我說:“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可千萬要珍惜呀!”
我們聊的十分盡興,爺爺突然話鋒一轉,他說“我給你講講我參軍時的事吧!”我說“好哇!”爺爺說:“我抗戰時期在蘇中地區打鬼子,參加了打車橋戰役,活捉了12個日本鬼子,小的`戰役戰斗數十次,參加解放鹽城。1947年,我在打叛徒郝鵬舉戰斗中,隨92團率先攻入鹽城,大獲全勝。在解放戰爭中,我又參加了蘇中七戰七捷,鹽城保衛戰,隨華野11縱南征北戰打到國民黨軍后方。參加的大戰役有淮海戰役、渡江戰役。
最后,我祝爺爺萬事如意,笑口常開!爺爺希望我天天向上!
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篇8)
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就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后,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干部張士奎(現為保定市離休干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臥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有關愛國英雄的事跡(篇9)
劉胡蘭烈士從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學會的幾個字是“,共產黨萬歲”。她用心參加抗戰工作,還組織了婦女參戰隊,為黨,為人民做了超多工作。1946年7月盤踞在汶水的閻匪軍狗急跳墻,瘋狂反撲,襲擊了云周西鄉村。
劉胡蘭同志不幸被捕,在敵人面前,她英勇頑強,堅貞不屈。她跨過了戰友的遺體,踏著烈士的血跡從容來到軋刀前,振臂高呼,“鄉親們,敵人的末日不遠了,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中國共產黨萬歲。”
劉胡蘭同志犧牲時,年僅15歲。劉胡蘭同志犧牲后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劉胡蘭烈士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高度贊揚了劉胡蘭同志偉大而光榮的一生,她沒有死,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