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歷史簡介
商朝,又稱殷、殷商 ,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商朝歷史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商朝歷史介紹
商朝(約前1600年前后—前1046年)。因契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孫商湯將自己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的王朝稱為“商”;至盤庚,又將國都遷往殷,所以商朝又稱為又稱殷商。
商朝是一個迷信鬼神的朝代,王室貴族遇上大小事情,都要在龜甲或獸骨上占卜,稱為“卜辭”。這些卜辭就叫做甲骨文。
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后的一個王朝,相對于夏朝具有更豐富的考古發現。原夏朝之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于鳴條之戰滅夏后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商朝。
經歷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紂王奢侈殘暴,修豪華宮苑,施炮烙酷刑,失去民心。而生活在今陜西渭水流域的周國強大起來。公元前046年,周武王聯合其他小國,討伐紂王,在牧野與商朝的軍隊展開大戰,最終消滅商朝。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史稱西周。商朝的世系年代無定說,據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商朝取代夏朝的時間約前1556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滅,共510年。該時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界采用。按民國初年史學家董作賓依歷法推算,商代的時間應為前1766年至前1111年,共655年。按照北宋史學家邵雍的推算商朝時間為前1766年至前1122年,共645年。
中華民國史學界采董之說法,并寫入臺灣教科書中。商朝六百五十多年間曾五次遷都,五個都城中的四個都在河南境內。目前在河南的偃師市、鄭州市、安陽市都發現了城市規模的遺址,在信陽市、溫縣、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還發現大量商朝文化遺存。
關于商朝的信息多來自于其后面的周朝,漢朝司馬遷的《史記》,以及商朝金文和甲骨文的記載。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符號。
殷墟遺址于20世紀上半葉被發現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幾乎完全印證了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商王世系。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蠻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區,如成都、廣漢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寧鄉的炭河里遺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證明,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存在發達的文明。以玄鳥為圖騰。《史記·殷本記》記載:有娀氏之女名簡狄,吞玄鳥之卵而生契。《詩·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與《史記》的記載一致。夏朝末年,商的勢力由黃河下游發展到中游,滲透到夏的統治地區,建立了強大的部落聯盟,開始向奴隸制過渡。
相傳商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以后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后,就以“商”作為國號。其后裔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后,又以“殷”稱之,或者“殷商”并稱。
約公元前1600年,湯的軍隊打敗了夏桀的軍隊,至此夏王朝滅亡,湯建立了商王朝。湯,又名成湯或成唐,甲骨文稱他為大乙。商族經過長期的發展,力量逐漸壯大起來,至湯時,遷居于毫(今河南濮陽),進行滅夏的準備。成湯于前1600年左右聯合各方國和部落征伐夏桀。出發前,湯發表誓師詞,即今天保存在《尚書》里的《湯誓》。夏桀面對湯的進攻,毫無準備,不戰而逃,在南巢被囚而死,夏滅。商湯在三千諸侯的擁戴下登上天子之位。宣告商王朝的成立。商湯汲取了夏桀的教訓,以身作則,勤政愛民,受到各地諸侯的歡迎。商朝的建立,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古代文明的進步獲得轉機, 使中國成為文明古國之一。
公元前1600~公元前1300年是商族興起、發展以及商王朝的建立并不斷鞏固的時期。商國王姓子,據說是帝嚳后裔契的子孫。夏帝胤甲以后,夏朝不斷衰弱,夏帝桀荒淫無道,中央政權腐敗無能。成湯趁機領導商族向外擴張勢力,并聯合一些同盟部落起兵,在鳴條大戰中一舉擊敗夏朝,商朝從此正式建立。商朝建立以后,為了抵御自然災害,屢次遷都,經濟水平十分低下。但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教訓,廣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權得到了初步鞏固。商朝的農業、手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經濟作物,經濟發展加快,私有制度進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隸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時代。歷史上把這一段時期稱作“商湯革命”時期。
商湯死后,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繼位;外丙死后,其弟中壬繼位;中壬死后,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繼位,太甲乃商湯之長孫。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宮。”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后,太甲修德遵法,諸侯歸服,百姓的生活比較安寧。這個故事,反映了伊尹為貫徹商湯的治國方略、使商王朝長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這個故事流傳久遠,伊尹也獲得了“大仁”、“大義”的美名。
武王伐紂的故事記載了商朝滅亡的過程。渭河流域周部落的首領武王姬發,聯合各部落討伐殷商,而當時統治殷商的商紂王也是一個像夏桀一樣的暴君,早已引起人們的忌恨。為了抗擊武王,紂王將大批奴隸武裝起來,而這些奴隸卻在前線倒戈,實際上是一次奴隸起義,紂王在驚恐中自焚而死。商王朝滅亡了,被周朝所取代。
商朝歷史大事年表
1.前1600年 成湯建立商朝,都于亳。
2.太甲十年 太甲恢復權力,商朝第一次興盛。
3.雍己在位時 諸侯不朝,商朝第一次衰落。
4.太戊在位時 商朝第二次復興。
5.中丁在位時 殷都自亳遷囂。
6.河亶甲在位時 都城自囂遷相。多次出征,致使商朝二次衰落。
7.祖乙在位時 都城自相遷邢,商朝三次復興,卜辭記載曰珥(日全食時看到的太陽表面活動的現象),這是人類關于日珥的首次記錄。
8.南庚在位時 都城自庇遷奄。
9.前1312~前1285年 商朝四盛,為商朝的全盛期。
10.前1300年 都城自奄遷殷,彼此未再遷都。
11.前1250年 武丁即位,舉傅說為相,商朝大治。
12.前1147年 武乙即位。武乙在位期間,周王季歷來朝,周興起。
13.前1113年 武乙無道,獵于河渭,遭雷而死。文丁即位。
14.前1075年 子辛即位,即紂王。
15.前1046年 周滅商。
看了商朝歷史介紹
